关于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048
建议人: 刘阳
主办单位: 淄博市民政局
答复时间: 2023-08-22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市政协十次会议委员

1302048号提案的答复

 

刘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关注关心养老服务工作,并提出了具体、中肯的建议结合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现状,我们对您的提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协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会办,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并扎实推进。现答复如下:

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严格落实《淄博市新建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四同步工作机制,新建城镇居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单体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老旧小区,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按照“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盘活利用老旧校舍、办公用房等闲置资源3.4万平方米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100%。同时,出台《加强长者食堂食品安全监管 提升养老助餐服务水平的意见》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市场化的长者助餐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经建成长者食堂733处、长者助餐服务点276处,月均午餐服务老年人30万人次

2.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鼓励驻淄高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齐鲁医药学院开设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淄博职业学院与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均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科专业,3所学校2023年共招生225人。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目前淄博市技师学院、千喜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淄博市中联职业培训学校等5家机构或企业已具备开展养老护理员评价的条件,累计获证323人。严格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对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从事护理、医疗、康复、社工一线岗位工作,持有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毕业证书的专职养老服务人员,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2 万元、1.5 万元、1 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补。各级各养老机构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每年培训养老从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加快补齐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短板,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康复师、营养师、医护等专业人数达到2200人以上,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拥有社会工作者1名以上。

3.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建设淄博市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完成方案修改、专家评审、项目招标、云资源申请等流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依托各类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链接、整合服务资源,按需精准供给各类养老服务,全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另外,张店区、博山区、临淄区等区县以宁智寓和等养老服务企业均已通过智慧赋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4.积极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把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纳入《淄博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印发《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政策升级。突出友好元素,坚持从社区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始,实现老年人家庭内部以及社区外部适老,让老年人生活环境实现“无障碍”。突出补齐短板,积极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社区加大对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的宣教和培训,并为老年人在社区高频活动场所保留必要的传统服务方式,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着眼于构建社区医疗“15分钟服务圈”,深入推进社区医养,通过在社区增设全科诊室、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站)+家庭医生”上下联动机制,大力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建设医养结合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养老服务。丰富社区文化,自2019年以来,通过组建老年大学教育联盟、合作办校、设立分校、联建教学点等形式,制定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老有所“学”开创新局面。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市级老年友好社区项目库40处,2021年、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6处,2023年推荐3处社区候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淄博市民政局

                              2023822

 

(联系单位:淄博市民政局,联系人:陆  娟,联系电话:3887712)

(此件公开发布)

  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背景及问题分析 社会逐步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而社区是老年人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我市先后规划建设了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提高了社区关爱服务老年人质量。但发现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老旧小区老年人服务配套设施不全。目前,已建成的日间照料中心都集中在新建成的社区,而相对老年人比较集中的老旧小区,老年人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比较滞后,只有简单的室外活动器械,室内活动室狭小、简陋,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坐在楼下或广场聊天、看孩子打发时间。 二是小区老年人服务配套不够精准。现有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往往偏重于运动锻炼、写字画画跳舞,大部分服务中心没有配套电梯,这些设施项目主要满足了75岁以下、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基本需求,缺少对于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的组织引导。而对较大年龄、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各方面需求,比如寄托养老、心理辅导、医疗康复等,缺少配套服务。 三是社区养老服务专业性不足。绝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专业技能不高,服务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多为下岗再就业人员,虽然上岗前经过了一些培训,但专业化程度不高。 四是社区服务人员少,疫情下老年人生活困难。在全区防疫情况严峻的当下,子女居住外地的老年人,很多都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在小区群中接龙购买蔬菜、面食等生活必需品。社区工作人员在繁忙的疫情工作中,很难顾及到社区所有老人的需求。 建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经进入老龄阶段,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空巢留守及高龄老年人数量增加等特点。加快社区关爱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要举措。为有效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关键,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快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要重点加快解决老旧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建,依托社区废弃垃圾站或通过租用周边商铺等方式,进行设施完善。在条件成熟的小区建设长者食堂,切实解决独居、空巢老年人就近吃饭问题。 二要加快培养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加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实施社区养老服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引进大专院校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提高。 三要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突显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滞后性。要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化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服务的便捷化、精准化水平。 四要加强老年人在社区余热生辉的组织引导。要低龄老年人退休后,特别是退休干部,都有在社区就近找到新的“岗位”的愿望和需求。要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场所,为老同志打造学习活动、文化养老、作用发挥“共享式”活动站点,让老同志就近就便找到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