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再添新成果 | |||
|
|||
近日,我市4个工作案例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3家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被评为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代表着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在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为全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一、我市4个工作案例入选山东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 1.淄博市《打造“小食堂、大服务”长者助餐服务淄博模式》。淄博市聚焦长者助餐需求小切口,出台政府奖补扶持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按照“城区扩面、农村建网,示范引路、加速铺开”思路,在全市布局开展长者食堂建设,形成了中央厨房+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食堂、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者食堂等多种助餐配餐模式,实现了长者食堂的提质扩面。目前,全市已建成长者食堂247处,月均服务老年人15万人次。在此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的长者食堂探索拓展医疗护理、文体活动、增产增收等多种公共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打造了“小食堂”实现“大服务”的长者助餐体系建设淄博模式。 2.沂源县《以地养老 互助合作 沂源县东里镇探索“离家不离村”幸福养老模式》。沂源县东里镇着眼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难题,以改革思路和有解思维挖掘农村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依托,整合农村宅基地整理、承包地流转、“农村大院”建设、长者食堂建设等多项政策资源,在沂河南村试点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探索发展“以地养老”农村集体养老新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等多赢局面,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养老中如何筹资建设、如何管理运营、如何让老人“老有所乐”的问题。 3.桓台县《长者食堂办出群众幸福“滋味”》案例。桓台县从“一餐热饭”入手,大力推进农村“长者食堂”建设,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农村基层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由“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长者食堂”同时也成为了志愿活动、休闲娱乐、医养健康、政策宣讲、法律讲座、交通安全、村史展览等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的新阵地,既大幅提升了农村老年人幸福指数,又全面提高了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目前,全县共建成“长者食堂”105处,每天约为4000余名老人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4.临淄区《探索“四级三边”居家养老模式打造宜居康养城市》。临淄区从搭建政策架构、新增设施总量、盘活设施存量、培育服务队伍、丰富服务内容等多维度出发,探索发展了“四级三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精准对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全力打造宜居康养城市。“四级”即以数字智慧平台依托,构建了“区、镇街、村居、家庭”四级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三边”即加强服务设施配套达标、扩大“周边”养老服务设施存量,实施养老设施市场运营、推进“身边”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培育发展为老服务队伍、延伸“床边”养老服务项目。 二、我市3家养老服务机构(组织)入选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 1.山东孝之源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机构(组织)成立于2015年,现有从业人员3000余名,相继研发孝之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和终端产品—孝能通,探索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了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科技赋能、智慧养老。2017年,该机构(组织)成功申报山东省居家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制定企业标准106项,参与编制地方标准77项,被评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山东省知名品牌、山东省居家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2.山东善行佳豪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该机构(组织) 制定了《标准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由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6项规范、服务保障标准体系36项规范和服务提供标准体系35项规范构成的服务标准化体系。同时,严格对照岗位职责和岗位技能标准开展培训和对标实施,确保实效。目前,该机构(组织)连锁运营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和长者食堂等50余家,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淄博市爱心助老示范基地。 3.桓台县西镇养老服务中心。该机构(组织)成立于2018年,2019年发布实施了企业标准QB-HTXZ2019。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索镇卫生院合作的“两院一体”项目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名录,并与多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开通了山东省第三人民医院24小时远程诊疗系统,构建了与镇、县、省三级医疗机构密切的合作模式。目前,该机构(组织)连锁运营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等近20家,被评为山东省四星级机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